2017年,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就有50GW,累計裝機達125.79GW,連續四年全球第一。其中分布式光伏超過2000萬千瓦,較16年同比增長四倍以上。而戶用光伏裝機量超過50萬戶,增速達250%。2017年被眾多光伏人認為是戶用光伏發展元年。其表現遠超預期,嶄新的2018已然到來,戶用分布式光伏今年的發展又將何去何從?
補貼下調不影響產業繁榮發展
眾所周知,國家發改委在2017年末下發了《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》,對光伏電價補貼做了一定幅度的下調。這一政策的變動是否會遏制住光伏行業飛速發展的腳步?
光伏電價、補貼下調是趨勢,政策調整的目的是用行政手段倒逼行業加快市場化步伐,通過企業創新、提質增效,推促光伏發電爭取到2020的實現平價上網的初衷。技術進步帶動成本下降,在電價、補貼下調處于行業承受范圍內前提下,此次調價不會從根本上動搖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大趨勢。
事實上,縱觀中國光伏電價、補貼調整史,裝機量的增減卻實與電價、補貼調整關聯不大。據能源新聞網查詢了解,從2011年至今,國家發改委5次調整了光伏上網標桿電價,每一次政策調整后,裝機量都總體呈現出“不減反增”之勢。高屋建瓴的產業政策支持、技術創新推動降本增效,以及用戶認知不斷增強,是 “去補貼化”的光伏發電仍然保持高速長的根本動力。
數據顯示,2013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0.95GW,累計裝機17.45GW,2013年新增10.6GW,累計裝機28.05GW,2015年新增15.13GW,累計裝43.18GW,2016年新增34.54GW,累計77.42GW,2017年新增長48.37GW,累計125.79GW。
按照國家能源局《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》規劃,2017-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總裝機86.5GW,以及中國光伏發電的增長趨勢來看,2018-2020年間平均每年30GW的增量將維系整個行業穩步增長。
重心傾向戶用分布式
從市場的發展動態來看,隨著集中式地面電站資源開發趨向飽和,政策和市場發展重心正向以工商業和戶用為代表的分布式傾斜。
在分析和預測2018年市場走勢時,PGO秘書長周元堅定看好以戶用為代表的分布式市場。
受發展規模限制,2018年國內地面電站裝機會有所減少,與2017年的裝機規模相較,預計今年市場增量會有20%以上的降幅。而光伏扶貧、戶用光伏將快速增長,以彌補電站開發減少產生的空缺。
戶用光伏依然成為中國光伏產業的下一個風口,受制于限電、欠補和各種隱性成本過高,大型地面電站的發展空間有限。而有效的、市場化、片區化的優質大型工商業屋頂資源同樣稀缺。在此背景下,掣肘于第三方產權、物權不明確、信貸門檻高和電網分散性等七大發展瓶頸。尚處于“拓荒期”的戶用光伏市場仍有巨大空間可挖。且來自各方的數據表明,戶用光伏市場大有可為絕非虛言。
2015年我國家庭光伏并網用戶僅有2萬戶,2016年新增用戶為14.98萬戶,增幅達到驚人的749%。2017年據不完全統計已經實現新增50萬戶。
腳踏實地穩步發展
經歷2017的大爆發后,業內人士依然普遍認為戶用光伏市場仍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。且品牌化理念正推動市場有序化發展,客戶認知度在提高,空間將相應的繼續釋放和擴大。但隨著大企業具有技術,資金優勢都在大規模擴產,因此,行業競爭可能會加劇,中小企業生存空間會大幅減少,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。
2018年將是戶用催動中國光伏爆發的一年,也將是行業加快洗牌整合的一年,作為光伏行業從業者依然需要抱有一份敬畏心做這份事業,優質的產品質量、正確的發展方針戰略、客戶至上的服務原則、堅實的品牌基礎永遠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。